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诗)

时间:2003年03月15日 | 作者: 信宣处 | 访问量: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梁小斌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找开抽屈、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向她举起这本书,
  做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不,我不那样认为,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1980年8月
  (选自《朦胧诗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作者梁小斌,1956年生,山东荣城县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作,不少作品被收入多种诗歌选本。因其诗大多隐约含蓄,遂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和顾城的创作相近,梁小斌也总是以一颗童心看取世界,以为“单纯是诗的灵魂,不管多么了不起的发现,我都希望通过孩子的语言来说出”。他对诗的这种阐释,不仅体现了他的审美理想和情趣,同时,也可作为对他的诗作的一个明晰的注脚。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处处显现着诗人的一颗童心,但这童心却是沉重和痛苦的。“我们的诗对于‘四人帮’的控诉,完全表现于一种家破人亡的感情,仿佛原来的很清晰的世界,不知为什么被搅得浑浊不清。”这首诗,就集中表现了诗人这种心灵的失落感。但诗人不是一般化地表现仅限于家破人亡的失落,而是将它投射到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之中,写出一个民族的历史的失落。一个重大的主题,就如此被诗人用一颗童心轻轻派生于一个细小事件——“丢失了钥匙”之中。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正在于此。
  诗人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孩子脖子上的钥匙。这是家与温暖,是正常、有序生活的体现。诗人把这一生活用具意象化、精神化,使它的物质功能延伸、扩展到精神世界,这钥匙便成了打开心灵、精神乃至历史之门的象征。有了它,可通向孩子纯洁的心灵之门;有了它,可步入睛朗、宽阔的历史之门,而现在,这一切都失去了。诗人把“钥匙”这一象征意象与“中国”并列,把“丢失钥匙”与“十多年前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相连,使得诗的内涵一下扩展到一个广阔深远的历史背景之中,使人自然联想到“文革”十年的历史灾难,诗的深厚的历史内涵于此产生。有了这份象征内涵,我们不难想象,这首诗正是诗人对使人精神蒙昧、心灵野蛮的历史的控诉,是对纯洁心灵、文明精神的寻找,是对人的心灵回归的呼唤。诗人使象征与写实相契合,通过对一把钥匙的寻找,从深层意义上暗示心灵道路的回归,对历史真实的寻找与思索,对健康的精神、彩色的理想、甜蜜的爱情、幸福的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看到的不是一篇色彩斑烂的童话,而是一部失却童话的断代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