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行2007年中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时间:2007年11月07日 | 作者: 信宣处 | 访问量:

关于举行2010年中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 市直属中小学: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巩固与推广校本教研成果,真正发挥以研代训、以研促教的作用,经研究决定,市教研室将举行2007年中小学各学科优秀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本次论文评比继续以专题形式进行,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展开研究。通过论文征集、撰写、评比这一过程,旨在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含职业中学)各学科(含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中小学各科教研员和教学管理人员。
二、论文评比范围和要求
    1.论文总体要求:切口要小,不求大求全;求微观,不求宏观;求具体,不求抽象;既注重理性思辨研究又注重感性实证研究。
    2.围绕教学领域中的袖珍问题、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细节来展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边教边研,边研边学,从小问题中去发现大学问,达到研学促教的目的。
    3.参评论文必须是作者独立完成、尚未发表和未获市级以上奖励的文章,每篇论文的篇幅以1000—3000字为宜。
    4.参评论文一律用A4纸打印。论文格式要规范,作者和单位以及个人简介一律附在文章的最后一页(独立);在论文的左上角要注明“作者承诺”,内容为“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抄袭等违法违规行为,文责自负”;在论文题目的右上角要标明参赛论文的类别、学科;其正文为仿宋小四号字。
三、论文选题
    大力倡导撰写本人在学科教学中如何实践、应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手段的感受、体验和反思等,突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技艺及其引发的实效,突出本人亲历的教学过程及其独特的见解。
以下“切入点”供教师撰写论文时参考:
●某个概念、原理、定律、某个知识点传授及新课导入的情境创设问题;
●某个教学内容的教材加工、教学法处理;
●某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的改进方法、改变途径;
●反映某个教学内容的探究,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有效应用;
●某个教学内容中运用互动式、对话式等教学方法来释疑解惑的精彩设计;
●教学目标的预设和教学过程中生成矛盾的解决方法;
●学科中主体参与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某个知识点或一个章节、一节课、一个单元教学的精彩回放和点评;
●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与传统学习方式比较研究中所产生的经验、所引发的思考等;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理论与实践思考;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做法;
●其他(但必须围绕如何把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这一主旨来撰写)…
四、评选方法和步骤
1.小学各科上交市教研室论文篇数(上限)为:
语文:每县35篇,每区25篇,直属小学每校12篇;
数学:每县30篇,每区20篇,直属小学每校10篇;
其余学科:每县15篇,每区12篇,直属小学每校4篇。
2.中学各学科各单位上报市参评论文篇数不超过下表给定篇数。
 各单位上报市参评论文名额分配
学 科        县          区          直属学校
语、数、外   每科各40篇  每科各25篇  每科各6篇
理、化       每科各30篇  每科各15篇  每科各5篇
政、史       每科各30篇  每科各15篇  每科各4篇
地、生       每科各20篇  每科各10篇  每科各3篇
信息技术     每县15篇    每区8篇     每校2篇
综合实践活动 每县10篇    每区5篇     每校1篇
音、体、美   共20篇      共12篇      共5篇
教管类       共10篇      共5篇       共2篇
3.送交的参评论文要按学科分类,要有报名表,并用EXCEL格式报盘。
4.各县、区所属学校先将论文和报名表、报盘(按学科分类,见附件)交县(区)教研室;县区教研室在初评的基础上将参评论文、报名表、报盘交市教研室资料室及秀青老师处,电子邮箱:
lygsjys@126.com  。论文送评截止日期为2007年11月30日。
5.市教研室各学科将组织有关专家对送交的论文进行认真评审,并选出其中的优秀论文送省级学会或教研室参评。
6.优秀论文将由市教研室汇编成集。
五、奖励
    各学科将按一定比例评定奖次,由市教研室统一颁发获奖证书。(证书一经颁发,请妥善保管,教研室不再出具遗失等证明材料)
六、注意事项
1. 本年度内教研室组织的论文评比各学科不再另行发文。
2. 请县(区)教研室将此文转发至各学校;请各校务必将本通知传达至各学科教研组。
3.超过论文截止日期或个人直接送交的论文不参加评审。
4.严肃论文评选纪律,严禁剽窃、抄袭,对剽窃、抄袭者一经查实将通报其所在单位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2006年度抄袭论文见附件二),并取消其三年论文参评资格。


 

点击下载浏览该文件200711795125478

分享到: